工作內容
1.研究規劃與主題確認: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確定聚焦線上打工平台議題。
2.文獻回顧與理論建構:整理國內外研究,界定核心變項並建立研究基礎。
3.研究架構繪製與假設設定:明確定義使用動機、平台功能、使用後成效的關係。
4.問卷設計:依研究架構發展題項,採五點李克特量表,包含基本資料與三大變項。
5.問卷發放與資料收集:針對小雞上工使用者推廣,最終取得309份有效樣本。
6.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使用JASP進行信效度分析、ANOVA、相關分析、線性迴歸分析與中介效果分析。
7.研討會投稿:撰寫長摘要與論文,成功通過世新大學「AI與百工百業」研討會初審。
我們在本研究專案中,完整參與了線上打工平台對人力資源與勞動就業影響的探討,從主題規劃、文獻回顧、研究設計、問卷製作,到資料分析與成果發表等。整個過程不僅加深我們對勞動市場與數位平台結合的理解,也提升了我們的研究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在研究初期,我們與指導教授進行多次討論,從多個潛在主題中探索,最終確定聚焦於線上打工平台這一議題,因為此主題結合了當前數位經濟發展趨勢以及青年就業現況,具備高度的學術與實務價值。隨後,我們進行了文獻回顧,蒐集並分析了國內外相關文獻,藉此建構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並確認關鍵變項。
基於文獻成果,我們繪製了研究架構圖,明確標示「使用動機」、「平台功能」與「使用後成效」等核心變項之間的假設關係,並依此設定具體的研究假設。這一架構成為後續問卷設計的依據,確保問卷內容具有理論支持與實務關聯性。
問卷設計部分,我們根據研究架構圖分為:基本資料、使用動機與平台功能及使用成效。基本資料涵蓋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工作背景等;使用動機則著重於用戶尋找短期工作的原因,如經濟壓力緩解、累積職涯經驗及時間彈性需求;平台功能與使用成效則探討用戶對平台介面、薪資透明度及工作多樣性的認知與評價,以及使用平台後是否帶來收入改善、技能提升等成果。整體題項採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方便後續量化分析。
在問卷發放階段,針對有小雞上工使用經驗的族群進行調查。透過線上問卷推廣與發放,雖然面臨樣本回收數量未如預期的挑戰,但我們持續嘗試不同管道以提升回收率。最終在兩個月內收集300餘份有效問卷。
資料收集完成後,我們運用JASP統計軟體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首先以變異數分析(ANOVA)檢視不同背景群體間的差異。再透過線性回歸分析,檢驗使用動機與平台功能對使用後成效的影響,驗證研究假設的合理性。
此外,我們也參與了世新大學的「AI與百工百業國際研討會」,從撰寫研究動機、研究問題、研究方法與研究成果,完成長摘要與論文。並成功通過初審。
整體而言,本研究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從構思主題到完成統計分析的完整流程中,每一步皆需細心規劃與持續調整,也讓我們更加熟悉量化研究的方法與工具。面對問卷回收不易等困難,我們學會堅持與靈活應對,這些經驗對未來學術與職場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