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
一、使用平台的動機
使用動機是驅動個體採取行動的重要心理因素,尤其在數位平台的應用中,使用者對於平台的選擇與持續使用,往往受到多重動機的影響,包括平台本身提供的特性、個人需求與社會環境因素等。例如,彈性安排時間與工作自主權,是吸引零工經濟參與者的重要原因之一(Berger et al., 2019)。此外,內在動機如個人學習、成就感或興趣導向,也常被視為驅動個體尋求兼職或短期工作的誘因(Skrzek-Lubasińska & Szban, 2024)。社會影響力同樣不容忽視,若親友或社群有使用經驗,將大幅提升平台的信任度與使用意願(許新慧,2015)。
總體而言,打工平台的使用動機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個體在衡量需求與資源後,做出是否投入的決策。了解這些動機對於設計友善平台與提升用戶黏著度至關重要。
二、平台的功能
平台功能的完善程度,是影響使用者體驗與滿意度的關鍵。良好的平台功能能有效連結使用者需求與工作機會,從而提升勞動效率。文獻指出,資訊透明(如薪資透明、更新頻率)與界面操作的簡便性,均為提升平台使用率的核心功能指標(Wanner et al., 2022)。尤其是在零工經濟中,工作多樣性與媒合速度被視為重要競爭力來源。
若平台具備即時通報、良好的勞資溝通機制、明確的任務說明與技能配對功能,將能提升工作媒合的效率與準確性,降低勞動者的時間成本與不確定性。介面設計方面,清晰易懂的導覽流程與視覺介面,能提升首次使用者的學習曲線與信心,進而提高重複使用率(Junfeng et al., 2022)。
因此,平台功能不僅影響使用動機的實現,也深刻關聯勞動結果與平台滿意度,為研究線上打工系統不可或缺的核心變項。
三、使用後的勞動成效
勞動成效通常用以衡量使用者透過平台獲得工作機會後所帶來的實質與心理成果,包括時間安排、經驗累積與生活改善等層面。在零工與短期就業情境中,平台能否協助使用者靈活分配工時,是提升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條件(Shahzadi et al., 2022)。研究顯示,若使用者能透過平台獲得與自身技能相符的職缺,除能強化職能外,也有助於職涯探索與累積實務經驗(Zwettler et al., 2023)。
此外,若平台能有效媒合穩定收入來源,將直接或間接改善使用者的經濟與生活狀態,研究指出,平台勞工的工作與生活品質之間存在顯著關聯,且改善平台工作環境與經濟條件可實質提升其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Kim et al., 2023)。這顯示平台的運作與支持機制對於生活品質的提升具有高度實質意義。
因此,勞動成效不僅為平台績效的間接指標,也能反映平台在滿足勞動需求與促進社會就業彈性上的貢獻。